FUN官网

“感谢中国送给我们的礼物!”中国企业援建斯里兰卡项目成为当地民心工程

来源:FUN官网    发布时间:2023-11-07 03:34:17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承建的援斯里兰卡国家医院门诊楼项目,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框架下民心沟通的又一典范援建工程。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栋主门诊楼、一栋传染病门诊楼、一个配电间以及其它配套设施,规划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7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11月完工,目前项目主体已完成施工。

  在这里,中斯两人民心连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斯里兰卡民众对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赞许和信任,印证了中国打造“一带一路”民心工程的成果和先行作用,也印证了“一带一路”是和平友好、相互连通之路,更是民心通融、造福沿线的伟大倡议。

  2018年4月20日,当李新海茫然无措地站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街头,望着上空杂乱的电线时,身旁休息的公交车司机这样对他说。

  原来,距离项目施工现场大约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重要的钢筋加工辅助场地,既能满足现场主体施工的钢筋需求,又避免其场地狭窄不足的矛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辅助场地周围,居民多、道路窄且空中布线凌乱,严重阻碍货物集装箱的运输。

  当天,又有一批集装箱即将到达。为顺利进场,现场物资部负责人李新海决定自行整理场外电线。但他很快发现,施工操作点在马路中央,人车众多,想尽各种办法都达不到作业高度。正一筹莫展,一个在近旁临时公交点休息的公交车司机走了过来,用英语说他愿意提供帮助。

  只见,当地的公交车司机把车开到了路中央,给李新海当梯子,这样既解决了高度的问题,也挡住了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给李新海的同事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小环境。在好心公交司机帮助下,李新海很顺利地完成了空中线路的整理工作。

  结束时,该名公交司机表达了对中国建设者的感谢。他说,中国人给他们修港口、公路、铁路,还建医院,“中国人很棒,感谢你们!”。

  截至2019年,马义源出师海外,至今已有7个年头。七年来,他带领着中铁二十五局的一群年轻人,将海外实施工程技术创新的路子越走越宽。

  2017年,援斯里兰卡国家医院门诊楼项目成立后,马义源担任项目书记,同时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义源创新工作室”。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工作室里,还有部分斯里兰卡工人。在马义源带领下,这些年轻人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先后取得了多项技术新成果:深层搅拌桩机钻头改进技术,不但减少了原施工作业时间,提升了一半的速度,而且也保护了钻头;多雨地区拌合站砂子含水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多雨地区因砂子含水量不稳定导致拌合站混凝土沁水离析或流动性差等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小直径降水井“洗井”技术,成功的解决了小直径降水井“洗井”难的问题,促进了施工进度,且经济实用,简单快捷,省时省力,效果好。

  2019年春节前夕,项目进入主体封顶关键阶段,马义源不幸得了登革热,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在医院里抽血化验打针,体重急剧下降。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现场,帮助解决一些施工难题。

  不少同事劝马义源回国看病,但他说,这种关键时期,不能走!马义源的行为,让中斯两国工人深受鼓舞,许多斯里兰卡工人对他的举动表示敬佩称,要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2019年4月13日,在斯里兰卡传统新年这天,纳斯里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椰汁奶饭、咖喱牛肉等美食同时,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日子。

  说起2018年初应聘时的情景,纳斯里姆眼里仍然能放出光芒。当时,项目正在招工,作为一名突突车(三轮摩托)司机,纳斯里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去应聘,被顺利录取。

  只有一身力气,毫无一技之长。纳斯里姆只能在工地做搬运工,虽然说天天与沙子、水泥、混凝土打交道,他却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安排的活纳斯里姆都能很快干完,从不偷懒耍滑,并善于观察和学习,尤其对实验室一些仪器兴趣十足,帮着做水泥试块、钢筋拉伸等试验时,总是比划着问这问那,搞明白才罢休。

  项目部实验室主任张海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推荐纳斯里姆进入项目部办的外籍员工夜校,学习中文和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在随后工地组织的“导师收洋徒”活动中,纳斯里姆双手合十,虔诚地向张海波行了拜师礼。

  做了“洋徒弟”的纳斯里姆学习更认真了,工作之余一头扎进实验室,总缠着师傅传授技术。

  熟练掌握一门技术谈何容易。看着纳斯里姆自信满满、跃跃欲试的样子,师傅张海波决定给洋徒弟一个小小的“教训”,让他克服心浮气躁的毛病,避免将来出现安全隐患。

  在植筋拉拔试验台上,师傅让纳斯里姆操作千斤顶,对钢筋加压试验。纳斯里姆操作时,不是加压时间不充足,就是速度过快,还有时忘记操作手柄,反反复复几个回合下来,纳斯里姆憋得满脸通红,也没有做好。有了这次经历,纳斯里姆学会了谨慎小心和专心致志。

  他从水泥试块、钢筋拉伸等基本动作学起,张海波一遍遍地示范、手把手地传授,还给徒弟讲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技术标准,纳斯里姆从观摩到动手、从生疏到熟练,用了一年时间,掌握了很多实验应用技术,成为了“洋徒弟”中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7岁的女儿很骄傲爸爸在中国的大企业工作。纳斯里姆说中国朋友对斯里兰卡的无私帮助,让许多像他这样的人心存感恩,而最让他感谢的是,因中国师傅传授给他技术,这让他从事技术工作,从而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使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目前,中铁二十五局通过“外籍员工夜校”、“中国师傅带洋徒弟”等措施,培养出独当一面的外籍工程技术工人400多名。

  今年46岁的萨迪卡,是来自斯里兰卡北方西部省库鲁内加拉市的,他1992年入伍,经历过斯国内战,身上的多出枪伤弹痕见证了他22年的军旅生涯。他是中校军衔,每月有94000斯卢比退役金。退役后,先是在一家旅游公司担任运输经理,每个月有15万卢比的收入。他的太太曾是海航银行的助理收入也很可观。萨迪卡的生活在当地来说富裕无虑。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来工资收入不比原收入高的中国公司工作时,他打开了话匣子。

  “一开始,我只是帮朋友的的忙,来当司机,但和中国朋友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的工作方式,与我在军队里养成令行禁止、言出必行、高效执行的习惯非常吻合。我很欣赏他们的做事风格,于是就留下来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管理者,一起建设国家医院门诊楼,这让我很自豪!”

  在工作和生活中,萨迪卡与中方建设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这种超越物质、精神上的愉悦,让这名找到了新的归宿。

  每周二晚是项目部的中国员工学习当地语言的时刻。布迪克,就是僧伽罗语老师。

  布迪克经常会介绍一些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这些有趣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项目部的中国员工。

  布迪克,因为曾经公费在中国留学。2014年毕业后,他回国工作。现在,他是项目水泥供应商厂家的商务经理。因为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他非常愿意接受这份额外的工作。

  他说,看到中国如今所取得的成就让人非常兴奋,作为一个斯里兰卡人,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像中国那样的强盛。他认为,近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斯“民心相通”举措,更进一步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知相亲,“这个医院项目就是中国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夕阳下,科伦坡市中心,8层高的斯里兰卡国家医院门诊楼已经拔地而起,该医院建成后,每天最多可接待患者6000人次,还将引进先进医疗设备,设立新科室、教学大厅和培训中心等,将进一步完善斯里兰卡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以更强大的医疗技术,更优质的服务质量造福当地百姓。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承建的援斯里兰卡国家医院门诊楼项目,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框架下民心沟通的又一典范援建工程。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栋主门诊楼、一栋传染病门诊楼、一个配电间以及其它配套设施,规划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7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11月完工,目前项目主体已完成施工。

  在这里,中斯两人民心连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斯里兰卡民众对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赞许和信任,印证了中国打造“一带一路”民心工程的成果和先行作用,也印证了“一带一路”是和平友好、互联互通之路,更是民心通融、造福沿线的伟大倡议。

  2018年4月20日,当李新海茫然无措地站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街头,望着上空杂乱的电线时,身旁休息的公交车司机这样对他说。

  原来,距离项目施工现场大约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重要的钢筋加工辅助场地,既能满足现场主体施工的钢筋需求,又避免其场地狭窄不足的矛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辅助场地周围,居民多、道路窄且空中布线凌乱,严重阻碍货物集装箱的运输。

  当天,又有一批集装箱即将到达。为顺利进场,现场物资部负责人李新海决定自行整理场外电线。但他很快发现,施工操作点在马路中央,人车众多,想尽各种办法都达不到作业高度。正一筹莫展,一个在近旁临时公交点休息的公交车司机走了过来,用英语说他愿意提供帮助。

  只见,当地的公交车司机把车开到了路中央,给李新海当梯子,这样既解决了高度的问题,也挡住了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给李新海的同事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小环境。在好心公交司机帮助下,李新海很顺利地完成了空中线路的整理工作。

  结束时,该名公交司机表达了对中国建设者的感谢。他说,中国人给他们修港口、公路、铁路,还建医院,“中国人很棒,感谢你们!”。

  截至2019年,马义源出师海外,至今已有7个年头。七年来,他带领着中铁二十五局的一群年轻人,将海外实施工程技术创新的路子越走越宽。

  2017年,援斯里兰卡国家医院门诊楼项目成立后,马义源担任项目书记,同时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义源创新工作室”。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工作室里,还有部分斯里兰卡工人。在马义源带领下,这些年轻人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先后取得了多项技术新成果:深层搅拌桩机钻头改进技术,不但减少了原施工作业时间,提升了一半的速度,而且也保护了钻头;多雨地区拌合站砂子含水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多雨地区因砂子含水量不稳定导致拌合站混凝土沁水离析或流动性差等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小直径降水井“洗井”技术,成功的解决了小直径降水井“洗井”难的问题,促进了施工进度,且经济实用,简单快捷,省时省力,效果好。

  2019年春节前夕,项目进入主体封顶关键阶段,马义源不幸得了登革热,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在医院里抽血化验打针,体重急剧下降。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现场,帮助解决一些施工难题。

  不少同事劝马义源回国看病,但他说,这种关键时期,不能走!马义源的行为,让中斯两国工人深受鼓舞,许多斯里兰卡工人对他的举动表示敬佩称,要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2019年4月13日,在斯里兰卡传统新年这天,纳斯里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椰汁奶饭、咖喱牛肉等美食同时,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日子。

  说起2018年初应聘时的情景,纳斯里姆眼里仍然能放出光芒。当时,项目正在招工,作为一名突突车(三轮摩托)司机,纳斯里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去应聘,被顺利录取。

  只有一身力气,毫无一技之长。纳斯里姆只能在工地做搬运工,虽然说天天与沙子、水泥、混凝土打交道,他却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安排的活纳斯里姆都能很快干完,从不偷懒耍滑,并善于观察和学习,尤其对实验室一些仪器兴趣十足,帮着做水泥试块、钢筋拉伸等试验时,总是比划着问这问那,搞明白才罢休。

  项目部实验室主任张海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推荐纳斯里姆进入项目部办的外籍员工夜校,学习中文和工程施工技术。在随后工地组织的“导师收洋徒”活动中,纳斯里姆双手合十,虔诚地向张海波行了拜师礼。

  做了“洋徒弟”的纳斯里姆学习更认真了,工作之余一头扎进实验室,总缠着师傅传授技术。

  熟练掌握一门技术谈何容易。看着纳斯里姆自信满满、跃跃欲试的样子,师傅张海波决定给洋徒弟一个小小的“教训”,让他克服心浮气躁的毛病,避免将来出现安全隐患。

  在植筋拉拔试验台上,师傅让纳斯里姆操作千斤顶,对钢筋加压试验。纳斯里姆操作时,不是加压时间不充足,就是速度过快,还有时忘记操作手柄,反反复复几个回合下来,纳斯里姆憋得满脸通红,也没做好。有了这次经历,纳斯里姆学会了谨慎小心和专心致志。

  他从水泥试块、钢筋拉伸等基本动作学起,张海波一遍遍地示范、手把手地传授,还给徒弟讲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技术标准,纳斯里姆从观摩到动手、从生疏到熟练,用了一年时间,掌握了很多实验应用技术,成为了“洋徒弟”中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7岁的女儿很骄傲爸爸在中国的大企业工作。纳斯里姆说中国朋友对斯里兰卡的无私帮助,让许多像他这样的人心存感恩,而最让他感谢的是,因中国师傅传授给他技术,这让他从事技术工作,从而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使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目前,中铁二十五局通过“外籍员工夜校”、“中国师傅带洋徒弟”等措施,培养出独当一面的外籍工程技术工人400多名。

  今年46岁的萨迪卡,是来自斯里兰卡北方西部省库鲁内加拉市的,他1992年入伍,经历过斯国内战,身上的多出枪伤弹痕见证了他22年的军旅生涯。他是中校军衔,每月有94000斯卢比退役金。退役后,先是在一家旅游公司担任运输经理,每个月有15万卢比的收入。他的太太曾是海航银行的助理收入也很可观。萨迪卡的生活在当地来说富裕无虑。

  当被问到为何会来工资收入不比原收入高的中国公司工作时,他打开了话匣子。

  “一开始,我只是帮朋友的的忙,来当司机,但和中国朋友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的工作方式,与我在军队里养成令行禁止、言出必行、高效执行的习惯非常吻合。我很欣赏他们的做事风格,于是就留下来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管理者,一起建设国家医院门诊楼,这让我很自豪!”

  在工作和生活中,萨迪卡与中方建设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这种超越物质、精神上的愉悦,让这名找到了新的归宿。

  每周二晚是项目部的中国员工学习当地语言的时刻。布迪克,就是僧伽罗语老师。

  布迪克经常会介绍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风土人情,这些有趣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项目部的中国员工。

  布迪克,因为曾经公费在中国留学。2014年毕业后,他回国工作。现在,他是项目水泥供应商厂家的商务经理。因为爱和中国人打交道,他非常愿意接受这份额外的工作。

  他说,看到中国如今所取得的成就让人非常兴奋,作为一个斯里兰卡人,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像中国那样的强盛。他认为,近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斯“民心相通”举措,更进一步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知相亲,“这个医院项目就是中国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夕阳下,科伦坡市中心,8层高的斯里兰卡国家医院门诊楼已经拔地而起,该医院建成后,每天最多可接待患者6000人次,还将引进先进医疗设施,设立新科室、教学大厅和培训中心等,将加强完善斯里兰卡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以更强大的医疗技术,更优质的服务的品质造福当地百姓。

var url = [];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for(var i=0;i